6月26日,南沙区检察院“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采集点”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继“企安·图南”品牌建设步入高效运转后,南沙区检察院以法治赋能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再添关键抓手。
南沙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彧民表示,将以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为支点,稳慎探索“1+4+N”维度下的涉外法治检察实践;以立法信息采集点为延伸,助力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1+2+4”网络体系建设;以“融湾·图南”品牌建设为矩阵,助推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奋力书写法治化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的南沙答卷。
“人大+检察”同向发力,激活监督协作“法治动能”
在各方见证下,南沙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与南沙区检察院共同签约《广州市南沙区人大常委会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备忘录》(下称“《备忘录》”)。
据悉,《备忘录》明确双方共同推进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协作原则、协作内容和协作机制等,并将依托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公室的窗口作用,搭建涉港澳、涉企立法意见征询平台,探索建立连接港澳同胞、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声音向立法工作传递的“高速通道”,推动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国际视野”。
“一点一中心”揭牌启航,擘画涉外法治“南检样本”
活动现场,“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采集点”同步揭牌启用。
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位于创享湾2栋5层,集涉外涉港澳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和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立法研究、法治宣传等“多样服务保障”于一体,由检察人员驻点办公,旨在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为境内外经营主体和港澳同胞提供更加便捷、专业、高效的“一站式”检察服务。
广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宏对南沙区检察院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该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主动承担“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法治保障先锋”的使命,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港澳听证员现身说法,粤港澳司法协作效能显著提升
同日,南沙区检察院举行涉外涉港澳案件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港澳籍听证员及南沙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员等参加,紧锣密鼓实践法治护航“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新探索。
2024年3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南沙区检察院聘任包括胡卓贤在内的3名港澳籍专业人士加入检察听证员库。
在胡卓贤看来,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是粤港澳法治协作的又一关键突破,更是推动三地规则衔接从制度差异迈向实质融合的核心载体。
“该中心首创跨法域检察职能集成架构,创新融合港澳与内地的诉讼规则,有效化解因法域差异导致的司法实践障碍,并通过构建高效的域外法查明机制,为跨境案件提供法律适用支撑。”胡卓贤表示,吸纳港澳专业人士深度参与司法程序能够有效促进三地裁判逻辑的相互认可。此外,中心大幅简化跨境司法流程,推动授权见证等程序数字化变革,并建立双法域联合调解模式,显著提升粤港澳司法协作效能。
而从商业角度出发,中心为跨境经营主体构建了系统性合规保障,一方面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及柔性执法措施,协助企业预防及化解跨境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提供“一站式”法律支持服务,针对港澳投资者的创业需求,快速打通两地制度衔接的堵点。“这种制度性安排大幅降低跨境营商成本,增强港澳资本在南沙发展的预期稳定性,对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实质性作用。”胡卓贤说。
随着“一点一中心”的引擎轰鸣启动,以“立良法”汇聚多元民意、以“强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以“谋善治”绘就法治新篇迎来有力抓手。何彧民表示,南沙区检察院将以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持续擦亮“融湾·图南”工作品牌,高质效推进涉外涉港澳检察工作,为南沙建设全国涉外法治先行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检察保障。
采写:南方+记者 张翊伟 通讯员 郑天蓓 罗政 卢懿灵
摄像:张翊伟
线上配资官网,配资之家门户网站,在线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